拓展器材综合服务商
校外活动场所是以加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儿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配置相关设施设备,提供相关专业化服务,可供儿童在课外开展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美育教育、科技体验、课外实践、素质拓展等活动的设施和空间。
近年来,上海、江苏等地通过保障校外活动场所类型齐备、与城市既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敞空间的适儿化改造统筹推进等方式,推进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改造。
上海市杨浦区以“社区+滨江”儿童友好联合创建模式,借助优质生态资源、工业遗存转化和红色革命底蕴,将滨江空间5.5公里示范段打造为儿童成长友好空间,让儿童随时随地、方便安全地玩耍与学习。
为推动示范段建设,杨浦区编制了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将工业遗产、科技体验与儿童友好空间设计结合起来,依托沿线城市景观和公共建筑,建设改造乐动力杨浦滨江运动公园、电厂遗迹探索乐园、绿之丘儿童科创实践基地、皂梦空间等25个特色空间场馆,融入科普教育、历史人文、技能体验、生态健康、红色研学等元素,打造寓教于乐的校外活动场所。
绿之丘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如今已成为“遛娃宝地”。其中,位于绿之丘五楼的杨浦滨江妇儿之家自开放以来已累计开展“儿童+”系列活动千余场,活动内容有美术、音乐、心理、体育等,囊括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覆盖全年龄段及特殊儿童,还有青少年情绪管理、科普启蒙、儿童参事会、沪语小剧场等多个儿童友好项目落地生根。在绿之丘,孩子们不但可以体验工业遗址的建筑之美,更有轮滑跑道供其雀跃飞奔。楼下不远处还设有沙坑和戏水区,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接触自然。
位于杨浦大桥的儿童探索乐园以“一颗种子的旅行”为概念,设置了树皮、细沙、泡泡、互动、疗愈等5个各具特色的活动区,造型形似“五叶草”,体现“全龄适应、儿童友好、特殊关怀”的宗旨。
皂梦空间所在地原是上海制皂厂,其改造不仅追溯工业记忆,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工业叙事巧妙地融入儿童的游戏和娱乐中。
通过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等方式,杨浦区滨江空间让孩子们既可以眺望历史,又能品味书香,还能置身于滨江美景之中。
江苏省无锡市以儿童友好理念为核心,融入环境育人理念,盘活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结合艺术审美、文化教育、运动友好等元素将运河艺术公园打造为校外活动场地。
据介绍,公园利用自然生态本底,挖掘公园所在地文化的历史内涵,打造IP形象“米小粒”,通过“小手拉大手”激活片区;以开放性书院的布局思路,结合原有的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何振梁奥林匹克纪念馆、周怀民藏画馆三大载体,向“小小市民”宣传“勤劳、勇敢、团结、创新”的无锡传统民族工商文化和“尊师、勤勉、好学、上进”的书院文化;以水为环境串联要素,贯穿公园活动设施和场地,引导儿童在游玩过程中参与水弹性城市、绿色低碳等科普体验,以及文体竞赛、艺术表演等社会交往活动,建设劳动养成、民间传统文化与美感培育方面的校外活动场地。
同时,以“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为游览路线,建设开放的游学空间。德育方面,依托滨水汉白玉浮雕长廊,为儿童形象地展示无锡历史事件和大运河的文脉;智育方面,增加有声朗读与纸质书相结合的书屋,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自然教育体验点;体育方面,新增两片篮球场和两片足球场,鼓励儿童参与运动;美育方面,在A区落地来自央美、国美、清华美院等艺术家的16件雕塑作品,培育儿童的审美素养;劳育方面,增加无动力水车等互动设施,培育儿童的动手能力。
此外,公园针对不一样年龄段的儿童需求,结合园内便民阅读空间、悲鸿艺术客厅等文化配套服务设施,联合市儿童福利院、附近学校,开展“跟着课本看运河”“六一儿童晚会”“你好,闪光的小孩”“以爱为马、爱绘未来”等20多场研学活动,举办儿童晚会、市集等10余次,丰富儿童课余生活,营造友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广东省珠海市梅华环保生态中心原为市政园林和环卫设施堆放场地,周边有两所小学和多所幼儿园,儿童基数较大,但因处于老城区范围,周边缺乏儿童活动空间和大规模空地。
为解决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匮乏问题,培养儿童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促进儿童融入自然,珠海市将梅华环保生态中心打造为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融合儿童活动、环境保护与科普教育,构建了集垃圾分类展示、废物利用手工创作、儿童种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儿童体验基地,为儿童提供寓教于乐、亲近自然的学习平台。
中心对原来堆放市政园林和环卫设施的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垃圾分类体验馆,面向儿童展示科普垃圾分类的完整链条和再生利用过程,并在场馆内设置儿童艺术手工专区,引导儿童利用废弃物创作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实现废物再利用,培育儿童环保理念。
中心还巧妙将山脚闲置地拓展为户外活动场地,在保证自然生态不变的前提下,拓展儿童室内外活动空间,开辟了儿童种植菜园、花园,设立手工坊、育花车间、农作坊、观鸟区等儿童友好工作坊,儿童可将厨余垃圾再生产物作为有机肥料打造菜园、花园,丰富儿童种植体验,打造富有趣味的素质拓展场所。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以儿童优先、儿童友好为目标,在两岸公园内为儿童打造了集自然科普、休闲体验、文化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课外实践基地和伴随成长乐园。
公园建设了健身广场、篮球场、非标准足球场地、活力乐园等儿童运动区、游乐区,融入文化要素,营造寓情于景的教育课堂。
同时,以“乡、新、稀、小”作为绿化苗木标准、以“适地、适生、适境”的原则选择100余种绿植,打造功能完善、生态自然、物种多样的苗木科普基地。在此基础上,设置植物科普基地、农作物体验园、花卉观察园等自然科普区,开展科普课堂、认领小树等活动,打造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
“我们还积极组织写生、非遗制作、诗歌比赛等活动,让儿童沉浸式体验艺术魅力。”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北京银行将和平里支行打造为儿童友好网点。按照“1米高度看世界”理念,将金融服务与财商教育、文体活动、亲子互动、公益传递等紧密结合,共建共享儿童友好空间。
通过物理设施、产品服务、附加权益等方面建设,开展适儿化改造,设置益智区、诵读区、绘画展、专属儿童柜台,融合东城区儿童友好地图、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打造“1米长廊”特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3、4月份,房地产市场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销售旺季,也被称为“小阳春”。各地区各部门因城施策、精准施策,全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以竹简为设计灵感 展示传统生态智慧——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正式亮相
4月7日是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媒体探馆日。中国国家馆建筑概念方案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愷接受采访,带大家探索中国馆设计的特别之处,倾听它背后的故事。
近日,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试行)》,旨在逐步提升全省住房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杭州富阳科技馆是杭州市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15302平方米,项目以“以竹为骨,折纸成扇”为设计理念,由位于东西两侧的主馆、副馆和上部整体钢屋盖组成,主、副馆间由钢连桥进行连接,结构及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劲性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