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器材综合服务商
冷战时期,苏联的工程师、数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不仅为许多当今世界普遍的使用的创新理念找到了路径,还证明了这些理念的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设计师设计并组装了一种战斗激光系统,但从未在实际战斗条件下投入使用。
促使这一项目启动的原因是西方推动的新一轮军备竞赛。太空探索和其他技术突破催生了曾经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设备。
首个被命名为“细剑”的激光系统由“乌拉尔运输机械设计局”团队开发。当时,这家企业是唯一从事自行火炮装备制造的单位。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两辆战斗车辆被组装完成,即便在今天,它们凭借独特的技术能力,仍能执行特定的战斗任务。
基于“细剑”项目理念的新开发,命名为SLK 1К17“压缩”,是一种搜索系统,旨在摧毁任何光学目标。
该系统通过强大的激光辐射“致盲”搜索区域内的所有光学设备。设计师用一个光学镜头组替代了传统的火炮炮管。
组装“激光炮”需要庞大的资源。例如,一颗人工培育的晶体价格不菲,此外还需要别的核心组件:强大的发电机、精密的镜片和反射镜系统、附加武器等。
遗憾的是,最终的决策认为,这种投入是难以承受的奢侈品。尽管如此,所有人都清楚,苏联设计师的这一发明至少比当时世界其他类似技术领先了10年。
这款独特的战斗机于1931年在工程师兼设计师瓦赫米斯特罗夫(В. Вахмистров)的领导下研发而成。
当时,国家的高级军事官员要求提升战斗机的飞行距离,同时增加其携带炸弹的能力。
理论上,战斗机能够执行轰炸任务,但由于技术性能的限制,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新的创新方法,这在此前从未有过。
随着时间推移,搭载在空中航母上的战斗机数量逐步增加到五架。这使得可以在远离主要机场的区域执行轰炸任务,并以最大效率摧毁目标。
苏联的米-10运输直升机由米尔设计局研发。1960年,在成功通过测试后,该机型被罗斯托夫直升机厂投入批量生产。
早在1958年,米尔设计局便接到任务,开发一款能够将重达12吨货物运输至远程目的地的吊装直升机。
该机型以多用途的米-6直升机为基础进行设计。设计师决定更换机身结构,扩大货物和乘客舱,并增加更大的油箱。
此外,还对直升机的结构可以进行了其他改进,使其能够平稳起飞,并在运输货物时保持稳定,能够将重物运送到远距离地点。
1975年至1976年间,共生产了17架米-10直升机。这些直升机被用于执行最复杂的任务,包括拆除高层建筑。
尽管这些直升机的服役时间已经很长,但部分幸存的机型仍然用于高空作业任务。
1982年2月,核潜艇“叶卡捷琳堡”号在北顿涅茨克的造船厂下水。这艘潜艇是根据667BDRM“海豚”项目建造的,属于第二代潜艇中的潜射导弹巡洋舰,配备了基本武器系统。
“叶卡捷琳堡”号参与了2000年至2018年期间举行的一系列复杂军事演习,为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的海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更复杂的技术项目被开发出来,这些项目对“叶卡捷琳堡”号的未来产生了重大影响。2019年,决定将这艘潜艇退役并进行完全拆解。
然而,在2022年,一些消息称,关于拆解“叶卡捷琳堡”号的决定被取消,计划对其做全面维修以继续使用。
由苏联工程师设计的一种全新类型的航空器“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在极度保密的条件下开发。这种飞行器同时具备飞机和船只的战斗能力。
“里海怪物”利用水面效应滑行,能够达到每小时500公里的高速。该飞行器配备“白蛉”反舰导弹,操作团队仅需10名船员。
这款地效飞行器的翼展达44米,总长度为73米,其外观酷似科幻电影中的巨型怪物。
“里海怪物”是世界上最快的飞行器之一,它能够在贴近海面的极低高度飞行,执行摧毁敌方舰船的任务。
即便“里海怪物”在测试中完成了所有预设的战斗任务,该项目仍然被中止。这一令人费解的决定很可能与早期另一款地效飞行器的不成功测试有关。
被称为“里海怪物”的地效飞行器在试飞中失事沉没。虽然事故原因未公开,但很可能是在设计或组装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导致了这一项目的最终失败。
苏联航空设计师不仅通过改进旧型号来开发新型飞机,还着手设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飞行器。
其中一个这样的项目便是代号为EKIP的飞行器。该项目的开发与首个样机的制造由工程师兼设计师L.N.舒金负责。
1992年制造出的两款试验样机采用了地效飞行器的原理,但设计者通过“飞翼”结构的方案逐步提升了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在起飞时使用气垫技术、采用更多用于直升机而非飞机的圆盘状机身,以及其他技术创新,使得该飞行器能够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运行。
在测试中,唯一的问题是飞行动态的不稳定性,不过几乎在测试后不久便被成功解决。
苏联科学家并非第一个尝试设计“飞碟”的群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完成了一个基于飞翼原理的项目。
为何如此有前景的项目最终被取消,到今天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人们一致认为,这可能与苏联解体密切相关。
巴尔蒂尼 VVA-14项目的开发目标只有一个:苏联需要一款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在必要时消除敌方潜艇威胁的武器系统,适用于远距离和中距离任务。
该飞机的技术特点包括可以从任何稍微改造过的机场起飞。此外,特殊的浮筒设计允许飞机利用水面、冰面或雪面作为起降跑道。
1972年的测试中,飞机被验证了加速性能及其在各种条件下的操控能力。飞机的最大速度达到760公里/小时,配备有16枚炸弹、8颗水雷和两枚鱼雷,可以飞行2450公里。
最后一次测试于1975年进行,此后该机被存放进机库,项目也从未被重新提起。
此前,欧洲曾尝试开发此类全地形车,但未能成功。尽管后来找到了修复技术缺陷的方法,但最初的样车在测试中频繁出现故障。
为了研究西伯利亚和极北地区的复杂地形,需要一种既能跨越水域,又能通过无路地带的装备。
螺旋推进系统使得全地形车几乎能在任何类型的地面上行驶,包括难以穿越的沼泽地。它的浮力由类似阿基米德螺旋的中空螺旋管提供支持。该装备的主要用途是执行救援任务和其他常规车辆没办法完成的工作。
第一款ЗВМ-2901型号由军方工程师研发,功率为159马力。车辆的驾驶舱采用自UAZ-452改装,安装在一组中空螺旋推进器上,使得整车看起来像一台移动的传送设备。
尽管具备极高的通行能力,但由于无法在硬质路面条件下使用,该项目最终被叫停。不过,几辆全地形车在一段时间内仍为军队所使用。
创建一种全新类型的洲际飞机的想法最早于1925年提出。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由哈尔科夫的工程师团队负责,他们着手设计图纸并组装飞机。
该飞机搭载了一台来自宝马的“黄蜂”(Hornet)发动机,功率达500马力,旨在支持这架拥有7米翼展的巨型飞机完成至少5000公里的飞行距离。
这架巨型飞机上配备了长途飞行所需的一切设施,包括厨房、厕所、自助餐区和行李舱。
除了客运版本外,还计划研发军用版本,其机翼部分安装了用于投掷炸弹的设备。卡利宁本人也参与了飞机的设计与测试工作。
在正常条件下,这架飞机能够出色地完成预定任务。然而,由于在达到最大速度时发生的事故,这一项目最终被终止。
一项原创且更具野心的想法来自俄罗斯帝国军队的一名军官——列别坚科上尉,他提出了设计一种更像战斗战车的坦克的概念。
这台重达40吨的庞然大物,由尼古拉二世亲自拨款资助,在当时来看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坦克采用三轮设计:前面两个巨大的轮子负责移动,后方一个较小的轮子起到支撑作用。
在坦克的中间,高达8米的地方安装了一个固定的机枪炮塔,两侧各配备一挺机枪。设计者还设想,在必要时可以用速射炮代替机枪。
这辆坦克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完成,测试时以每小时17公里的中等速度顺利通过了试验场上的干燥地段。测试表明,这种坦克适合在平坦的地面上用于战斗。
然而,在进一步的测试中发现,这个巨型坦克在遇到坑洼时会直接陷入其中。此外,由于其巨大的尺寸,很容易成为敌军的目标并被迅速摧毁。这样一些问题最后导致该项目被终止。